行业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敬老月倾听老年人的期待

发表日期:2017-10-17 ■晨报记者杜哲蓉采写
    金秋十月,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敬老月”。根据太原市老龄办的部署,10月1日至31日期间,太原市将继续开展敬老月系列活动,为老年人送温暖、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全面提升城乡为老服务水平。
    为此,国庆节期间,生活晨报记者走到省城老年人中间,倾听了他们对敬老月活动的期待。
  普法宣传期待具体指导
    敬老月系列宣传活动的重点之一,就是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山西省实施〈老年法〉办法》,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良好氛围。“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举办主题讲座,让老年人得到专业指导,提升老年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为推进和谐社会和法制社会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在省城漪汾公园,老人们看到本报9月26日02版刊登的2017年敬老月活动关于普法宣传的安排后,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张九林老人说:“作为老年人,我对自己的权益问题确实没有考虑过,真的需要学习一下。”和他对弈的李全胜老人说:“老年人只有了解自己的权益,才能在遇到问题时知道该争取什么。”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30多位老年人中,他们想了解的问题很具体,比如,“前一阵微信里说,把房子当遗产留给儿子,不如卖给儿子合算,不知道是不是这样”?“按照老传统,拆迁的房子应分给两个儿子,可是我想给女儿留一套,媳妇为此跟我闹得厉害,我应该怎么办”?
    大家的问题除了房产,还有老人的医疗费儿女们该怎么摊,身后的存款怎么分,公证怎么办等。老人们说,希望在宣传中这些问题都能得到具体指导。
  宣传敬老应面向中青年人
    “孝亲敬老,虽然是一个全社会的话题,但我认为孝亲敬老的主力军是中青年人,应该向他们多宣传。”陪母亲在漪汾公园散步的张女士向记者讲述了母亲一次听讲座的经历,“那次讲座讲的是传统的‘二十四孝’的故事,母亲回来后情绪有些激动,说这些故事非常感人,在场的老年人都感动得落泪。”张女士询问母亲得知,当天听讲座的几乎全都是老年人。“暂且不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讲座,不论是传统孝心故事还是现代敬老事迹,我认为这个讲座把主体搞错了,孝亲敬老应该讲给年轻人听,而不是讲给老年人听”。
    国庆节期间,记者采访30位年龄在20—50岁的中青年人了解到,大家接受到的孝亲敬老的故事,大部分都是通过媒体获得的。这些中青年人中,有5名学生和8位职员通过学校和单位参与过为老志愿服务。相对他们而言,儿童和老年人更多的是通过传统文化和故事接受到了直接的“孝心”宣传。张女士说:“弘扬中华孝道,培育文明新风,教化和传承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作为孝亲敬老的最主要依靠人群,希望有更多的中青年人能通过宣传活动激发和凝聚孝心。”
  敬老活动希望和年轻人互动
    今年敬老月活动,太原市将组织敬老文化论坛研讨会;征集老年文化论文、宣传孝文化;举办老年书画展、老年摄影展、组织“戏曲周”等系列文化展演活动,展示老年人健康、快乐的精神风貌。
    “现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确实丰富多彩,我们很开心。敬老月,老年人是主角,我们更要好好表演,展示我们的精神面貌!”在漪汾公园,有多支中老年广场舞队伍在为敬老月的演出精心排练。
    “说到文化艺术,老年人里面那可是‘藏龙卧虎’,精品队伍、精品节目有很多。”“除了自娱自乐、自得其乐,我们其实也希望更多地和其他队伍交流,更希望能和年轻人交流。”“现在好像老年人是社区活动的主角,我们很感谢政府,但社区不光是老年人的,更是大伙儿的,我们欢迎年轻人有空的时候过来玩。”大爷大妈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除了文艺表演,大家还透露了不少敬老月的“节目”,有红叶主题游、城市建设风光主题游、时事小论坛、家传菜擂台等。
    而对于那些深居敬老院、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大家说,去慰问义演已是多年的固定节目。“现在不是提倡低龄健康老人为高龄、病残老人服务吗?为老人们送上精彩的表演,送上欢声笑语和温暖关怀,让他们感受快乐”。
  志愿服务拍照留念应有度
    敬老月中,太原市将组织开展老年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走进敬老院、老年公寓和老年人家中,开展家政护理、心理疏导、法律维权等志愿服务。动员社会各界与空巢、特困、高龄、失能老人结成帮扶对子,实施长期帮扶、及时救助、互助养老,为老年人送温暖,解难事。“每到敬老月,献爱心的活动非常多,志愿者各尽所能,不管是为老年人理发还是陪老人聊天,都真实地体现出了社会对老人的尊重和关爱,老人们备感温暖。”记者采访到的几家养老院的负责人都对为老志愿活动给予了肯定。“随着敬老月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过去那种只有‘敬老月’表示爱心的情况大大转变了,许多志愿团队已经将服务变成了常态化的,定时来院里为老人服务。”在肯定志愿服务的同时,几位负责人对一些团队和志愿者过度拍照留念表示了保留态度。一家养老院的负责人对记者说:“曾经有过这样的情况,在志愿者走了以后,老人情绪变得特别沮丧。作为一种志愿服务的记录可以理解,但是过度拍照就容易导致一些老人敏感甚至反感。”
  孝亲敬老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在太原理工大东社区,78岁的赵晋萍大娘对记者说:“我看到新闻里有一个地方的志愿者给老房子检查电线线路,感觉真实用,盼望也能有人给我们检查一下。”赵大娘一个人生活在老旧楼房里,水电气暖这些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对她来说,确实是一个难题。
    省城并东街二社区主任苑海云说:“对那些居家养老的高龄、空巢、失独、失能、困难老人来说,他们不仅仅是在敬老月里需要获得生活上的照顾和情感上的慰藉,他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渴望来自社会的关爱。”“每天关照一下、大家一起帮扶。”并东街二社区的党员互助队一对一帮扶生活困难和空巢独居老人,队员们一个星期最少要到家里去看望一次。不仅如此,社区工作人员还将这些老人的情况告诉给邻居和物业部门,大家每天都能关照一下,老人有什么事情,可以及时互通信息。
    苑海云说,人人都会老,只有政府、社会乃至每个公民共同努力,建立关爱老人的长效机制,让月月都是敬老月,天天都是敬老日,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才能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