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老年学通讯(2018年7月)

发表日期:2018-08-02

 

 (总第 28)

山西省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主办      2018725

                        

政策资讯

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

工作动态

   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暨中央和国家机关离退休干部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大讲堂在京正式启动

我省首次尝试由老年大学牵头提供免费老年教育服务

学术园地

健康老龄化   老龄健康化

 

 

 

 

 

 

政策资讯

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

卫规划发〔2018〕2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委局机关各司局,委局直属和联系单位,委局属(管)医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互联网+医疗等,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的指示要求,着力解决好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推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落地见效,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成果带来的实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全行业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现就全面推行便民惠民活动的具体措施通知如下:

一、就医诊疗服务更省心

1.加快推进智慧医院建设,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改造优化诊疗流程,贯通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到2020年,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普遍提供分时段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等线上服务,让患者少排队、少跑腿。

  2.各地要建立完善网上预约诊疗服务平台,整合打通各类服务终端,加快实现号源共享,逐步增加网上预约号源比例。三级医院要进一步增加预约诊疗服务比例,到2020年,预约时段精确到1小时以内,并优先向医疗联合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留预约诊疗号源,推动基层首诊,畅通双向转诊,集中解决“挂号难”。

  3.鼓励发展互联网医院,在确保医疗质量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积极为患者在线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服务,以及随访管理和远程指导,逐步实现患者居家康复,不出家门就能享受优质高效的复诊服务。

  4.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开展移动护理、生命体征在线监测、家庭监测服务,推进智能医学影像识别、病理分型和多学科会诊以及多种医疗健康场景下的智能语音技术应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二、结算支付服务更便利

  5.医疗卫生机构要通过自助机具、手机客户端等多种途径,优化支付流程,改善结算模式。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加强与医保、商保、银联、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为患者提供多种在线支付方式。到2020年,二级以上医院普遍提供移动支付等“一站式”结算服务。

  6.逐步推动实现居民电子健康卡、社保卡、医保卡等多卡通用、脱卡就医,扩大联网定点医疗卫生机构范围,推进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推动共享患者就诊信息、医保基金等结算通道,促进实现患者自费和医保基金报销便捷支付。

  三、患者用药服务更放心

  7.医生掌握患者病历资料后,允许为复诊患者在线开具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处方。二级以上医院要加强药学部门信息化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推进“智慧药房”建设,实现处方系统与药房配药系统无缝对接,方便群众及时取药。线上处方经药师审核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可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配送。

  8.加强医疗联合体内各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的处方进行在线审核。二级以上医院的临床药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合理用药指导,并指导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9.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各级医疗机构要借助信息技术便捷实现中药饮片代煎、配送服务,解决患者排队久、煎药不便及取药难等问题。

  四、公共卫生服务更精准

  10.结合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现有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联通整合,健全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慢性病以及食源性疾病管理网络,重点做好在线健康状况评估、监测预警、用药指导、跟踪随访、健康管理等服务。

  11.创新互联网妇幼健康服务模式,推进母子健康手册信息化,为妇女儿童提供生育全程医疗保健服务。以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儿童为重点服务对象,整合现有预防接种信息平台,开展预防接种知识科普宣教,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提供在线接种预约、接种提醒等服务。

  12.通过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病报告的审核、数据分析、质量控制等信息管理,精准做好随访评估、分类干预等工作。

  五、家庭医生服务更贴心

  13.加快建设应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智能化信息平台,推进网上便捷有效签约服务,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要搭建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的服务互动平台,在线提供健康咨询、慢性病随访、健康管理、延伸处方等服务,转变服务模式,增进医患互动,改善签约服务感受。

  14.二级以上医院要指定专人负责对接,为签约转诊患者建立绿色通道,通过信息化手段丰富家庭医生上转患者渠道,提供优质转诊服务。

  15.依托医疗联合体建设,通过远程会诊、在线咨询等方式,加大上级医院对基层的技术支持,加快提升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能力,使家庭医生真正成为居民健康“守门人”。

  六、远程医疗服务全覆盖

  16.全面推进远程医疗专网建设,实施远程医疗区域中心医院检测设备保障工程。到2020年,实现远程医疗服务覆盖全国所有医疗联合体和县级医院,并逐步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延伸。

  17.医疗联合体牵头医院要建立远程医疗中心,向医疗联合体内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心电、远程查房、远程监护、远程培训等服务。承担对口帮扶国家级贫困县任务的三级医院,要进一步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质量,让群众在家门口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18.推广“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模式,拓展基层卫生信息系统中医学影像、远程心电、实验室检验等功能,积极应用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

  七、健康信息服务更普及

  19.推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在线查询和规范使用,到2020年,实现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与电子病历数据库互联对接,全方位记录、管理居民健康信息。居民可便捷查阅本人在不同医疗机构的就诊信息,通过与电子健康档案动态关联,更好地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20.鼓励医疗卫生机构、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搭建互联网健康咨询信息平台,规范互联网上医疗健康信息内容,为公民提供安全可靠的“互联网+”健康咨询服务。

  21.建立网络科普平台,实施科普精准教育,利用互联网提供健康教育、“三减三健”信息推送、健康知识查询等便捷服务,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八、应急救治服务更高效

  22.联合本地区医疗机构,到2020年,构建包含脑卒中、心血管病、危重孕产妇、外伤等急救流程的协同信息平台,做到在院前急救第一时间识别病情,分诊转院。

  23.二级以上医院的应急救治中心应当与院前急救机构实现信息互通共享,提供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

  24.有条件的医院要加快实现院前急救车载监护系统与区域或医院信息平台连接,加强患者信息共享、远程急救指导和院内急救准备,实现院前与院内的无缝对接。

  九、政务共享服务更惠民

 

  25.加快政务信息整合共享,将出生医学证明信息、死亡医学证明信息、全员人口统筹信息等系统接入地方政务共享交换平台,探索推动与人口、社会信用等基础数据库联通。

  26.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规范服务事项,优化服务流程,实行“一口受理、网上运转、并行办理、限时办结”,提高线上办理比例,推进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平台融合发展。

  27.全面推行生育服务网上登记以及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审批等“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快捷办证、查询信息、了解政策。

  十、检查检验服务更简便

  28.大力提升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二级以上医院要健全医院信息平台功能,整合院内各类系统资源,实现集中统一预约检查,提升医院管理效率。到2020年,三级医院要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通共享,有条件的医院要尽快实现。

  29.逐步将所有公立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到2020年,医疗机构通过省级、地市级等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合格的,在相应级别行政区域内检查检验结果实行互认,并实现医疗联合体内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避免患者重复检查。

  30.以推广应用居民电子健康卡为抓手,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卡的应用集成,到2020年,实现地市级区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患者使用电子健康卡就可在任一医疗机构挂号就诊、检查检验、信息查询等。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加强领导,细化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节点,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各项便民惠民措施落地落实。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快创新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提升便民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体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并适时遴选推广一批“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示范典型,不断促进便民惠民活动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8年7月10日

 

工作动态

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暨中央和国家机关离退休干部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大讲堂在京正式启动

7月19日,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暨中央和国家机关离退休干部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大讲堂启动仪式在京举办。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梁言顺出席,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建军出席并讲话,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主持会议。

王建军指出,在全社会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老龄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良好氛围,激发全社会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动性、针对性、自觉性。对于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大格局,确保我国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全体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王建军强调,在中央和国家机关离退休干部中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大讲堂,是贯彻落实14部委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通知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在全国开展人口老龄化教育的示范工程。举办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大讲堂,对于广大离退休干部进一步认识我国人口老龄化基本国情,对于树立积极老龄观、弘扬主旋律、发挥正能量、做出新贡献,以及提升广大离退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品质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将在3年时间里,面向全社会,重点对象是党政干部、青少年和老年人。到2020年,全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国情意识明显增强,关爱老年人的意识和老年人的自爱意识大幅提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中央和国家机关离退休干部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大讲堂由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卫健委、全国老龄办、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主办,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承办。大讲堂主要面向中央和国家机关离退休干部,将通过现场专家主讲、新媒体传播、心得体会征集、讲座结集出版等形式,集中宣讲人口老龄化形势、老龄政策法规、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等知识,大讲堂为期2年,将安排100场。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建军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推进现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题,作了第一场报告。

中组部、中宣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司法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健委、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13部委的联络员或信息员,中央和国家机关各单位离退休干部局(办)负责同志、离退休干部代表,全国老龄办直属机关干部职工等共600余人参加会议。

 

我省首次尝试由老年大学牵头

提供免费老年教育服务

山西有免费的专业老年教育服务了。7月13日,记者从山西老年大学了解到,该校成立了助教志愿者服务队,定期走进社区,为有意愿学习老年大学课程的中老年人提供免费的教学服务。

山西老年大学助教志愿者服务队今年3月中旬开始筹建,由40余名教师和学员组成,可提供书法、绘画、摄影、英语、声乐、电脑、器乐、国学、保健、烹调、舞蹈11个专业的教学。有意愿参加学习的中老年人可通过社区联系助教志愿者服务队。活动面向全省开展。

目前,助教志愿者服务队已在太原市的3个社区开展了声乐、舞蹈、手风琴课程,并于6月28日和7月12日在太原市迎泽区老军营小区第一社区成功开展两次舞蹈教学活动。

每个学年,山西老年大学由于承载力有限,招生量也就几千人。但社会上愿意参加学习的老年人远远不止这个数。山西老年大学教务处处长温忠贵表示:这是我省首次尝试由老年大学牵头提供免费老年教育服务。希望山西老年大学的教育资源能够惠及更多老年人,既然有的老年人进不来,那就想办法让教师和学员走出去,从社区开始,辐射到全太原、全省,真正去丰富老年人们的生活。此次尝试,旨在深入贯彻《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坚持把志愿服务与创新教学结合起来,与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把蕴藏在老年学员中的爱国爱校精神力量激发和挖掘出来,不断为全省老年人文化生活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晨报记者 贾振铎)

 

学术园地

健康老龄化   老龄健康化

太原市委党校  郭景贤  李兰英

根据联合国规定,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7%时,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比例达到14%,即进入深度老龄化;比例达到20%,则进入超老龄化。目前,我国老龄化程度正在加速。到2014年底,老年人已达2.12亿,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破2亿的国家。根据专家预测,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2015年已达10%,到2030年将达到18%,2050年将达到33%。

世界卫生组织针对全球日益突出的社会老龄化趋势,提出了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的战略目标,并强调指出:“必须认识到老年人不仅有能力改善自身的情况,而且有能力改善整个社会,从而对社会做出贡献。”这种前瞻性思考,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老年人是影响社会前进的阻力,要求各国都要把发挥老年人的潜力,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

一、老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

健康老龄化,首先要正确看待老年人的社会作用,善待老年人的生命历程,树立健康的积极的老龄观和老年形象,焕发老当益壮的老年精神,引导其创造老年价值。

老年人大多生在旧社会,生活工作在新社会,经历过多种复杂的政治运动,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亲身感受过复杂的社会变迁,有着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因而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时代的伟大意义,更容易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和价值,更加拥护党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这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老年人有丰富科学技术经验和熟练的生产技能,有的还身怀绝技。无论在工农业战线上,还是文教、体育、卫生行业,都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虽然已经退休,但身体还健康,思维敏捷,精神抖擞,轻车熟路,技不压人,仍然可以给社会做出贡献。他们对工作负责认真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一丝不苟的工匠技艺,会给年轻人起到榜样的作用。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还得靠老年人精心传帮带。为了开发老年人的资源,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支持老年人自主创业,既可以发挥老年人才的作用,又可以减轻国家和家庭的负担。

老年人一般都有良好的家规家风、忠孝礼义、诚信敬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优秀品质,在他们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这对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培养子孙后代热爱祖国、孝敬父母、礼貌待人、积极进取、战胜困难,奋勇向前等优秀品质的形成,都会带来无可比拟的正能量。有些事,你紧宣传,慢宣传,三番五次讲,不如家中老人三言五语效果好。家庭中长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一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难以替代的。

综上所述老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确是宝贵财富,而不是包袱。老龄化社会也并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么可怕。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发展老年教育事业,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积极引导,正确对待,发挥老年人的特长,自然还会给社会带来难以计量的欢乐和幸福。

二、健康老龄化是每个老年人的心愿和期盼

健康老龄化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个老年人的心愿和期盼。健康老龄化,要求老龄人口健康化,只有全国绝大多数的老年人身心都是健康的,才能称得上健康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幸福在健康,健康值千金,有了健康就有了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快乐。那么,怎么才能使大多数老年人健康长寿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专家说,学者说,医生说,禅师说……讲动的,讲静的,讲喝水的,讲拍手的,讲泡脚的,讲打坐的,讲打拳的,讲游泳的,讲爬山的,讲走路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仔细想想,所讲这些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一种最适合健康老龄化的要求呢?我认为这正如幸福是自我感觉一样,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无论何人,要想活得自在,健康长寿,必须心态平和,顺应自然,只要适合自己生理机能和心理特征需要的,就是最好的。

心态何以不平和呢?心态不平和,往往是由于对社会上的某些人和事看不顺,看不懂,从而产生了焦虑,担忧、怀恨,失望等负面情绪。而这些情绪的产生往往又受到乱攀比的影响。古今中外,无论是人类社会生活,还是自然存在,客观上都有个比较的问题,上下左右,东西南北,好坏优劣,贫穷富有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真理往往也存在于比较之中。所以,要人们在社会中不比较是不可能的。问题是不能乱比较。正是会比的,就叫不比不知道的,一比开了窍,人比人喜死人,不会比的就是,不比不知道,一比真气恼,人比人气死人。善于比较者,会在比较中求得快乐,求得舒心,求得豁达,求得幸福。在社会生活中,任何时候,任何情况,总是比咱强得有千千万,不如咱的还有万万千,一万年也是这样。看清了,明白了,知足了,心态自然平和了,身心自然健康了。

调节好个人情绪,让开心成为一种习惯。一个人哭着来到世上,笑着活在人间,七情六欲,无人不有,实属难免。然而,掌控不住,就会生病,比如惊恐伤肾,愤怒伤肝……生气、悲伤、忧郁、仇恨、猜疑等等都会伤害身心健康。那么,怎么才能掌控好个人情绪呢?《黄帝内经》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这叫以情制情法,它是根据情志及五脏间存在的阴阳五行相克原理,用互相制约、互相克制的情志,来转移和干扰原来对机体有害的情志,借以达到协调情志的目的。此外,调节情绪,还有移情法、暗示法、节制法、疏泄法等等,篇幅有限,不再赘述。不管什么方法,目的无非是调节好个人情绪,求得心理平和。现代心理学家提出一个情绪指数概念,并得出一个公式,很适用于人们解决情绪问题。情绪指数=期望实现质÷内心期望质。这一公式告诉我们,在期望实现质一定的情况下,内心期望质越高,其情绪越低,人们就会体验越多的消极、悲观、厌世的情绪;反之,人们就会体验到较多的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期望就是对希望的等待,过高就会带来烦恼比如对子女内心期望质高了,想他们长大成人反过来如何孝顺你,如何照料你,岂不知你的付出和你得到的回报是永远不成比例的。期望回报质越高,最终就会变希望为失望。再比如对自己的身体期望质也不能过高,过高了就会引起过度营养、过度进补、过度锻炼,结果,有点小病,就惊慌失措,坐立不安,闹得身心疲惫。心理学家研究还发现,人脑中最古老的边缘系统主管情绪,而最晚进化的大脑皮层主管认知。所以,当某些激动情绪的事情发生后,边缘系统第一时间便产生情绪反应,如恐惧、愤怒、喜悦等等都是如此,约6秒钟,大脑皮层才能做出认真处理。因此,无论遇到什么激动之事,一定要控制住冲动,深呼吸6秒钟,再选择应对措施,这样往往会做出更加理智的决策。

学会自我欣赏,快乐就在身边。在人生的旅途中,老年只是最后一段。狮子滚绣球,好的在后头。如果把人生比作一部剧,剧的结尾处,往往更精彩,更感人。老有老的成熟,老的恬淡,老的敦厚。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经常感叹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自我欣赏从早晨就可以开始,比如一照镜子,不为满脸皱纹、白发沧沧而伤感,而要把满头白发视为天山常年不化的白雪,把额头皱纹视为祖国的四大河流,一脸沧桑正是丰富经验的镌刻,其间隐藏着无穷的智慧。谈到日常生活,更觉轻松、潇洒,跟青年人比,青年人有许多路要走,他们人生刚刚开始。跟中年人比,中年人有许多负担要扛,他们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充满了沉重和艰辛。而我们老年人呢?有过奉献的充实,有放下担子的喜悦,退休后生活有保障,时间自由支配。任何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就是我,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健康,欣赏自己的儿女,欣赏自己的老伴。通过自我欣赏收获自信自尊,自信是人格魅力的力量源泉,是一切伟大行动的动力所在,是自尊的后盾。自信能挖掘个人的潜能。如果自己连自己都看不起来,又怎么能让别人尊重呢?

其实,老是一种自我感觉,整日念念不忘老了,老了,这也不行了,那也不行了,人就会在悲观失望中加速老去。这叫心理导向,怕鬼就有鬼。始终拥有一颗年轻的心,忘记年龄,忘记病痛,不去念那些难念的经,勇于接受新事物,对未来充满希望,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轮火红的太阳,只要我们心不老,开心的事就天天有。不老还是一种能力,只要不断注意加强营养,适当锻炼,保持和提升自身的生理机能,不断注意调节自我乐观的情绪,就会无忧无虑,开心自在,以健康的身躯,健康的心态,喜迎健康老龄化社会到来。

三、健康老龄化是全社会的事

如果说老龄健康化侧重讲的是老年人个体应注重的问题的话,那么,健康老龄化则侧重讲述的便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党和政府一贯重视老年人健康生活的问题,几年前制定了全国《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并发出了《关于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通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更明确把老年人吃、穿、住、行,人格尊严等方面的问题,都以法律的形式作了具体规定,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为健康老龄化提供了法律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更强调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更为健康老龄化社会的健康推进指明了方向。

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大力兴办和逐步完善各级各类养老院、敬老院、托老所、使不同健康水平的老人和不同经济收入的老人各得其所。特别是要关爱失能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老人、家中无人照顾老人的生活。使机构养成、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形成体系,不留空白。使全体老年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活出尊严。

推进医养结合,使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合作,医养一体化,医中有养,养中有医,一般性的老年病、慢性病,用不着东奔西颠,四处奔波就可以得到医治和休养。当然,特殊情况一般养老机构难以解决的病症,还必须进驻专科医院专门治疗。现在全国城乡医保已全覆盖,对重点大疾病,还有特殊照顾。“老有所医”解除了老年人的后顾之忧。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健康老龄化核心是健康。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毛主席就提出“健康第一”的号召,并指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六十多年来,多数老年人都积极参加了全民健康运动,终身受益。时至今日,七八十岁,还精神饱满、老当益壮者大有人在。为了更好地安度晚年,还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兴趣爱好、坚持参加唱歌、跳舞、书画、棋琴、烹饪、园艺、手工剪纸等各项活动,在活动中求健康,在活动中求快乐。

健康老龄化,还要注重繁荣老年文化,满足老年人学习需求,兴办各级老年大学、老年学院、老年专修班等,全面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使老年人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深入开展法律知识和法治教育,提升老年人法律知识水平和权益保障能力,远离黄赌毒,远离非法宗教,非法传销,非法集资,防诈骗、防陷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稳定。

总之,全社会都要关心爱护老年人的健康,不仅要关爱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更要关爱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不仅要关心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更要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使他们一个个都生活在健康的心境之中。健康老龄化不仅是一个战略目标,也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要举措。当老年人身心都健康了,自然就进入健康老龄化社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