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2017年,山西民政让民众收获更多幸福感 资助6个贫困县新建敬老院7所

发表日期:2018-01-26 ■晨报记者杜哲蓉采写
    1月23日,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省民政部门一年来的成绩单背后,是群众满满的获得感。
  加大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力度
    全额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对建档立卡贫困对象24类重特大疾病晚期患者,给予每人一次性5000元的大病关怀救助,对少数农村特殊贫困人口在自付医疗费用方面存在的特殊困难,给予一定的医疗救助,解决贫困人口因病致贫的问题。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留守儿童监护、户籍、复学落实比例达100%、97.9%、97.6%,均超过民政部要求。
    加大对深度贫困县的支持力度,对10个深度贫困县在资金和项目上给予了大幅倾斜,下拨的社会救助、救灾、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资金均比上年增加,累计支持日间照料中心205个、敬老院3个,资助建设资金占全省总资金的50%。
  规划建设10个特色康养小镇
    落实省“十三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一区两片”健康养老产业格局。规划建设融旅游、度假、养老、医疗为一体的健康养老集群,将旅游与养老有机结合起来,既做夏季候鸟式养老的乐园,又做温暖过冬的家园。
    规划实施“1310”工程,在大同规划建设1个省级康养综合示范园区,在晋中、晋城、忻州规划建设3个省级康养园区,在全省规划建设10个特色康养小镇。
    组建省级养老产业投融资平台。为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山西投资养老服务业,研究提出设立山西省养老服务业发展基金,通过政府的小投入,撬动社会资本的大投入。
    实施品牌建设,致力于打造“夏养山西”的健康养老品牌。
  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困难群众的救助水平进一步提高。11个市全部健全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投入5550万元资助6个贫困县新建敬老院7所,特困供养对象集中供养能力进一步提高。
    医疗救助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有效衔接;加大临时救助力度,不断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和主动发现机制,解决困难群众遇到的急难问题。全年共下拨各类社会救助资金64.7亿元,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供养对象171.9万人,实施临时救助30.8万户次,医疗救助145.9万人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切实保障。全年下拨救灾资金3.3亿元,351万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2018年继续做好农村养老幸福工程
    2018年继续做好农村养老幸福工程,推动日间照料中心向深度贫困县倾斜。
    重点支持县级福利中心空白县的福利机构建设,确保“十三五”期间达到县级福利中心全覆盖。
    全省扶持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项目51个,新建项目120个,新增含老年日间照料和党员活动等功能的社区服务场所4.2万平方米。3个乡镇、村被民政部评审确定为全国农村社区示范单位。
    2018年加快发展社区居家养老。通过以奖代补,开展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社区创建活动。选出10-20个示范社区给予奖补,以带动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向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服务到位、运行长效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