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朔州七旬老人用行动诠释“工匠精神”

发表日期:2017-08-19

央视推出的《大国工匠》,让“工匠精神”一词红遍了大江南北。在朔州,有这样一位七旬老人——他雕琢木雕、烙铁烙画、剪纸等,演绎了一出精彩的“匠心筑梦”故事。

  老人的名字叫王新。在他家里,书香扑鼻的小屋里塞满了各色书籍以及工具和木料。卧室、客厅摆满了他的木雕、烙画、剪纸、工笔画等作品。王新老人笑称:“家里都成了我个人的工作室和展览馆了。”


一个“匠人”,一颗“匠心”

  王新老人出生于朔州市利民镇的一个工匠世家。他15岁就随父亲、舅舅学习木匠,手艺初成就到原朔县手工业管理局下属的一家木器加工厂当起了木匠。“我文化水平又不高,就是日常生活中爱琢磨、爱钻研这些家具的图案、材质、构造”,王新老人说,平时只要遇到有价值的图纸,尤其是一些对还原老城街巷旧址原貌的图纸,他都要花钱买下来,如获至宝一般收藏起来。

  崇福寺是朔州的地标性建筑。2011年,朔州市崇福寺广场牌楼建成后,王新老人就产生了做一个“仿真牌楼”的念头。为了能将此牌楼精确缩放到图纸上,他无数次地去现场观摩,拿着线头和粉笔丈量。经过两年的苦心雕琢、打磨,一件长约90厘米、高55厘米的纯手工制作牌楼木雕问世,并因此摘得了“山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家”的桂冠。

  作为朔州人,老人一直在琢磨怎样为老家做点贡献。“希望把朔州的神话传说宣传出去,旅游文化打出去。我现在已经着手做了一个长1.5米、宽1米的利民古镇木雕沙盘作品。上面有6座牌楼、4条大街、8条大巷、400多户人家,护城楼、城门等全部按一定比例缩放,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利民古镇旧时风貌。”


“精”在传承,“胜”在创新

  自幼勤奋、爱学的王新老人,不仅在木雕技艺上堪称一绝,还对绘画、剪纸等很有研究。他说,干木匠活儿离不了图纸,自己也就耳濡目染学会一些手工绘画。

  老人回忆说,他在包头偶然见到了“烙铁画”,“自己还以为是熨衣服的那个烙铁。”那么笨重、宽大的烙铁怎么画画?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托熟人多方打听,终于见到那位烙画师傅。“突然明白人家用的是专门画画用的焊吸烙铁。”从那之后,老人就被这项火与木通过炽热的温度碰撞出“艺术火花”的作品所吸引。

  王新老人平时爱画画,尤其是工笔画。现已完成了《清明上河图》、《一百仕女图》等作品。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萌生了将《水浒传》一百单八将做成烙铁画的念头。他跑遍周围的几十家书店,发现普遍介绍得不全面,最后还是在杭州工作的儿子专门为他在那边的书店找下几本插图较全的书籍。

  收到书后,欣喜若狂的王新老人便开始了为期三个多月的整理、摘录。他相互穿插比较,聚精会神地将人物形象临摹到三合板上。“烙画时,中间尽量不要断开,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烙出的线条柔滑、飘逸。尤其是烙人物画,更要注意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哪些地方轻些,哪些地方重些,全靠自己手中这只电烙头,需要掌握一定火候温度和手腕的力度才能较好地完成烙画过程。”

  记者看到,那一幅幅经王新老人精心烙印、仔细晕染、着色过的70多张水浒神将,个个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出神入化。王新老人兴高采烈地说:“烙时可不能就按照临摹的线条,这样很死板。要贵在创新,加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想象,要对其中的词句斟酌之后才能最终下笔烙印。”

  王新老人说,他想到北京仿造天安门城楼、圆明园等地标建筑的木雕作品模型,在朔州举办一场“个人作品展览”。“希望在有生之年,多做一些城市地标建筑模型的立体模型,多给年轻人留下一些关于老城的旧貌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