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省学会数字中医智慧传承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山西区域学术研讨交流会在太原举行

发表日期:2025-07-10

620日下午,省学会数字中医智慧传承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山西区域学术研讨交流会在省城太原山西饭店举行。省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永利出席成立大会并宣读《关于同意成立数字中医智慧传承专业委员会的批复》和《关于同意成立数字中医智慧传承专业委员会党支部的批复》。新当选数字中医智慧传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吉霄作表态发言。省中医院原副院长、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冯五金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省学会党总支书记、会长王进龙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向新成立的数字中医智慧传承专业委员会授牌。相关医院专家学者、委员等近60人参加了成立大会。会后举行了第一次山西区域学术研讨交流会。

经过民主选举,吉霄同志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贺文广、安彦军、秦奇瑞、冯毅、单崇武、张志东、田艳昭、贾志新、李晶、武燕萍等10名同志任副主任委员,武鹏鹏任秘书长,陆爱花等11名同志任常务委员,王佩佩等34名同志任委员。田艳昭同志任党支部书记,杜丽萍同志任组织委员,段婧婧同志任宣传委员,贺志亮同志任纪检委员。

吉霄在表态发言中指出,为了更好的推进中医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在省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今天在此成立了“省学会数字中医智慧传承专业委员会”,首先,感谢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推举我担任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我将带领专业委员会成员和会员,以此为平台,更好的发挥平台优势和作用,在中医传承的道路上,结合数字技术,走出一条中医数字化传承的新路。同时,努力加强专委会自身建设,团结带领广大会员主动开展数字中医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数字中医的学术研究和交流,不断提高临床应用和科研水平,努力搞好宣传和普及工作,为中医发展和造福广大患者而不懈努力。

冯五金在讲话中指出,今天,数字中医智慧传承专委会的成立,正当其时!它标志着山西省在推动中医药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智慧化传承方面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专委会的责任和使命重大,要成为推动中医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桥梁与纽带;要致力于探索和建立数字中医传承的规范与标准;要搭建平台,促进名老中医经验智慧的系统性、数字化保存与高效传承;要帮助提升基层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让优质中医资源普惠更多群众;要培养更多像吉霄这样,既精通中医精髓,又掌握现代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人工智能的风口,对中医而言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既要抓住机遇,乘“风”而上,又要保持清醒,不能盲目跟“风”。中医这片“蓝海”,需要智慧去探索,需要技术去开拓,更需要一代代人去守护和创新。作为专委会的名誉主任,我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专委会的工作,支持吉霄和各位委员的探索。我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数字中医智慧传承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远程智能会诊、AI 辅助诊疗,这些数智化中医的美好图景,终将成为普惠大众的现实。

王进龙在讲话中指出。今天,我们满怀激动与期待,欢聚于此,共同见证数字中医智慧传承专委会的成立。这是中医领域、医学领域的一件盛事,更是顺应时代潮流,推动中医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步。在此,我谨代表山西省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向数字中医智慧传承专委会的成立表示衷心地祝贺!向莅临大会的各位专家、教授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医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数千年来守护着华夏儿女的健康。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中医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能够精准地采集、分析和利用中医临床数据,挖掘中医诊疗规律,提高中医诊疗水平。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优质的中医医疗资源惠及更广泛的人群,等等。可以说,中医数字化对于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是在科技的驱动下,数字中医智慧传承专委会应运而生。吉霄教授,是中医领域的一颗新星。中医底蕴深,学术水平高,创新意识强,由他担纲专委会主任委员是不二人选。因此,我们对于数字中医智慧传承专委会的成立与发展寄于期待与厚望。

一是坚持科技赋能。要把科技发展的新思维新技术,用于中医领域,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拓展数字中医的应用范围和深度,不断提高中医治疗的精准度和科学性。二是注重人才培养。人才是数字中医发展的关键。要利用好专委会平台,发挥人才培养的作用,努力塑造既懂中医理论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性人才队伍。三是搞好学术交流。数字中医是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产物。要利用数字化手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座谈会等,不断提高数字中医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让更多的人分享数字中医发展的成果。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数字中医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健康中国、健康山西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