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孝道文化

我们应该如何尽孝(连载2)

发表日期:2019-12-20

      二、当前社会上存在哪些不孝道的行为


     现今儿女们“忙碌疏亲”、“奋斗忘孝”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少人在上学读书时,觉得父母年轻力壮,用不着孝顺;长大成人以后,结婚生子,拉家带口,顾不上孝顺;人到中年后,工作忙忙碌碌,社会应酬又多,没机会孝顺;退休以后,身体有病,心有余而力不足,又觉得无法孝顺;于是多少年来,一推再推、一拖再拖,总不承认自己不用心,不孝顺,总强调没条件、没能力、没机会,在内心深处,总认为行孝是可以等一等、缓一缓、直到父母离世后,才大彻大悟、悔愧交加。


         这些行为表现主要有:


        一是给父母供吃供穿,就是尽孝。


         很多人养宠物,买饲料、买肉食,甚至买 “海飞丝”沐浴露,天冷了买棉套、马夹,还要定时遛圈散步,生病了赶紧去宠物医院吃药打针,整天乖呀儿呀叫个不停。你养个宠物都这样对待,难道你给父母供吃供穿就说明你是孝子吗?


         很多人对孝的认识,停留在“供养”这个初级阶段的层面上,认为只要满足了父母衣食住行的需要,便是孝顺父母了,这是不全面的。社会对人子的要求是“爱护”、“守护”、“保护”才是“孝顺”的应有之义和做人的本分。.


  《论语•为政》子夏问孔子:何为孝?孔子说:“色难”,“色”和颜悦色之意,“难”指困难。意思是说孝顺父母不能给父母摆脸色,对父母时刻保持恭敬,言语表情温和礼敬,这是最难做到的。故恭敬之态度在孝道中最为重要。现实中很多人跟爹妈甩脸色,在家里,恶劣情绪是最大的污染源,一张拉长的脸,足以熏黑一片晴朗的天。辛安泉镇xx村的案例:儿子在天津打工,听说父亲病重,请了7天假回来看望,结果3天过去了,父亲仍没有咽气,儿子气冲冲说:“你到底死不死?我只请了7天假,连办丧事的假期都算进去了”。父亲听了伤心落泪,吃安眠药自杀了。所以,法理上把“脸难看”称为“家庭暴力”中的“表情暴力”,也叫“冷暴力”。


  《礼记•祭义》曰: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这个气、这个色、这个容所体现的就是父母与子女的表情和爱敬之情,把孝上升到美学的境界。


   有的儿女给父母买这买那,花钱办事,没啥可说,但就是说话难听,语言生硬,常把父母顶撞,使他们心里非常难受,即使心眼再好,结果不好。对待父母,说话的方法,言词的选择,表情和声调,都要温和柔顺,孝心和态度是问题的里外两面,同等的重要。无论你是否为老人做事,是否为老人好,只要内心不恭敬,脸色难看,就失去了孝道的根本。孝顺并非只是凭借物质上的满足而已,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陪伴滋养,老年人的孤独,往往在于年华老去、无人倾听、无人陪伴、仿佛被时代抛弃。我们常常听老人们说:“吃坏吃好没什么,只要回家能见个笑脸,得口好气,就心满意足了,工作实在忙,打个电话,心里也高兴”。一个人如果在态度,言辞,神色这三件事上不够恭敬,再努力奉养也得不到孝子的美名。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孝而不敬,非孝也。我们想一想,孝敬父母是否孝到根上,敬到心里,一年365天,给了父母多少笑脸、好气,我们的孝是否给父母带来了发至内心的欢乐高兴?


     二是我的事情我做主,用不着父母管。


     这里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是我的身体我做主。《孝经•开宗明义章》孔子对曾子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意思是说: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家,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所以说,一个人必须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履行孝道,才能对自己、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立身处世,如果连身体健康这一点还时时刻刻让父母担心的话,那么其他的事就更谈不上了。所以说,保全好父母给予的身体,珍惜父母给予的生命就是孝。这是对一个孝子最起码的要求。


   很多人知道伤害别人身心是不道德的,却不知道伤害自己的身心同样不道德。有的人成天酗酒,成夜打牌,该睡不睡、该起不起、该吃不吃、违背正常的生活规律。据报道,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350万人,因癌症死250万人,不良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大街小巷的美容整形手术,眉毛是种的,睫毛是安的,鼻子是高架的,胸脯是填起来的,折腾来折腾去,挖过来填过去,好好一个躯体,伤痕累累,最近几年刺青的也大行其道。我们即便撇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训,整容过程中的皮肉之苦,难道不是对自己的作践吗?


   中州大学一位老教授写有“染发孝亲”诗:“每逢回家看双亲,染去白发数百根,父母不愿儿衰老,看见白发会伤心”。还有一首“护饮”诗,“老父爱品饮,满杯我先尝,商家有假酒,不可不提防”。同样是美发、同样是饮酒,但境界却天壤之别。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事业的本钱,同样也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本钱,作为子女要以健康的身躯,去做有意义的事情,这是父母给我们这个身体的目的。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三种悲痛对人生打击最大:即少年丧母、中年丧偶、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虽为一时之事,但彻骨的悲痛却伴随终身。所以我们一定要远离违背自然的、逆天的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牢牢守住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这是父母最为操心、最为担忧的一件大事,也是最基本的孝行。


   孟子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守身才能尽到事亲之道。守身意味着坚守做人的原则,爱护身体,珍惜生命,勿为非作歹,玷辱父母。父母不奢求荣华富贵,他们只祈求你平安无事,作为子女,如果连自己的人生都经营不好,你怎么孝敬父母,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不给父母添麻烦,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这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孝顺。


   第二是我的婚姻我做主。我不是说让父母包办婚姻,而是说慎重对待自己的婚姻,免得父母为你操心。今天“中国式离婚“,已成为一个令世人关注的现象:婚姻模式更加多元,婚姻观念更加多样,剩男剩女比例增加,无房无车不结婚观念四处蔓延,“试婚”“隐婚”“闪婚闪离”、“准婚姻”“法外婚姻”等等新的“婚姻形式”涌现,导致婚姻关系日益复杂化,婚姻角色不断个体化。有的人在结婚处刚刚领到红本本,就到离婚处换来绿本本,结婚和离婚像是赶大集。据全国民政事业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结婚的约1140万对,离婚的415万对。2017年上半年离婚的290万对,比2016年同期增长10.3%。从2003年开始,全国离婚率已经连续十六年递增,现在仍不断攀升。潞城区2004年结婚1427对,离婚92对,占6.4%;2016年结婚1971对,离婚455对,占23.1%;这不仅意味着数百对夫妻“一拍两散”,也意味着组建家庭的法定解体。我国的婚姻从来不只是两个人的结合,在夫妻背后,还有两个家庭,两个族群关系,如果把双方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计算在内,受到离婚影响的人数将以万计。随之而来还有未成年人的教育与抚养、妇女权益维护、老年人赡养等问题;更会对社会秩序造成冲击。所以维系夫妇关系,是家庭稳定、族群友好、社会和谐的基石。


   感情不和是夫妻双方离婚的主要理由,包括家庭暴力、不良恶习、婚外情等。我认为这些理由中不少是因为缺乏孝道,缺乏责任造成的,孝道和责任是婚姻的骨架,它不仅维系家庭,而且使爱情持久,如果一个人没有孝道和责任的理念,婚姻肯定会有分崩离析的危险。过去的老年人并不刻意追求爱情,但都有爱情,离婚的很少。现在的年轻人越是刻意追求,越没有爱情,离婚的很多。


常言说:“过日子比树叶还稠”,双方不仅要相互恩爱,更重要的是相互容忍,忍得一时气,免得百日忧,忍则家和,忍则可过,“小不忍则乱家庭”。家庭不是法庭,不是讲理的地方,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是讲情讲爱的地方,夫妻别讲理,讲理气死你,夫妻只讲情,讲情相互疼,家和万事兴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离婚、结婚,是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转折,我们不能强留没有爱情的婚姻,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找个借口就分手。


   父母年纪大了,盼望的是人丁兴旺、子孙满堂、阖家欢乐,而子女的离婚,使他们晚年生活受到极大的打击,让双方父母不得安宁。我们要构造和谐的婚姻文化,树立爱情和责任相统一的婚姻观。倡导夫妻“相敬如宾”,建立温馨和美的夫妻关系,推动婚恋和谐,稳定、健康发展,提倡忠贞不移,白头到老,具有永恒的价值。摒弃那些不正当的“宁跟有钱人过一阵子,不跟无钱人过一辈子”、“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一嫁致富”“一娶脱贫”为婚恋目的和那些不图天长地久,但求一时拥有的 “一夜情”以及“试而不婚”无证同居的现象。现今有些年轻人是结婚也不慎重,离婚也不慎重,高兴就结,不高兴就离。特别是女孩子,要知道嫁对了天天都是你的“情人节”,嫁错了可天天都是你的“清明节”。作为家长,娶媳妇、嫁闺女,更不能比钱多钱少、房大房小, 而要比家风正不正,口碑好不好。


      说到婚姻,这里也顺便说几句关于老年人再婚的问题,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少年夫妻老来伴”“孝顺儿女比不上半路夫妻”。老年人再婚不仅仅是现实生活的需要,更是精神慰藉的需要。知道理解父母的心愿,进而支持父母的需要,就是孝顺,就是孝敬。


     丘吉尔是闻名全球的英国首相,他领导英国人民打退外敌入侵,振兴民族经济的丰功伟绩早已载入史册,广为世人称颂。然而,这位伟人的另一面,作为儿子,他对母亲的拳拳爱心也为世人做出了楷模,人称他是一位当孝子不要面子的首相。


    丘吉尔26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丧夫五载的母亲与一位26岁的运动员相恋了,他尊重母亲的选择,不顾众亲友的异议,支持母亲再婚,并在伦敦的一家豪华大酒店为母亲大摆婚宴。当他母亲61岁时,那个精力充沛的运动员却突然不辞而别,给他母亲的心灵留下深深的创伤。后来,他母亲又恋爱了,男友竟然是比丘吉尔还小3岁的蒙塔吉,而此人在政治观点上曾对丘吉尔出言不逊。为了母亲能够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丘吉尔尽弃前嫌,又在著名的伦敦大酒店为母亲举办盛大的再婚喜宴。丘吉尔以儿子的身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博得所有在场来宾的由衷称赞,丘吉尔的人格使蒙塔吉深受感动。丘吉尔就是以这样极致的孝心和坦荡的胸怀,成全母亲人生最后7年的黄昏之恋,让母亲尽享了最后的人生快乐。


      丘吉尔为母亲的再婚,两次设婚宴之所以传为佳话,是他以伟大的行为告诉世人:尊重老人的感情需要和意愿选择,理智宽容地对待老人,是营造家庭乃至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宝贵的人文精神。今天,在对待老人再婚的这一问题上,我们能有多少人做得到,又有多少人能够做的这么好呢?


   第三是我的生育我做主。传承中华孝道,不能只片面理解为尊老爱幼就行。孝道的本质还在于维系家族的精神支柱,保证家族和社会的繁衍。资料统计,2017年,全国新生婴儿1723万人,比2016年还减少63万人。年轻人要积极响应国家生育二胎的政策,并且做到优生优育,它关系到家庭、家族与国家民族的未来,我们总不能断子绝孙吧;婚姻生育、传宗接代,做到“继先传后”,这是传统孝道的核心内容之一,这是作为子女的义务和责任,也是作为父母最上心、最操心、最忧心、最关注的孝道行为。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生儿育女不能仅以个人的幸福考虑,它也是解决社会日益严重老龄化的有效方法之一。一个婚姻,一个生育,这是家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三是工作忙,没有时间看望父母。


      199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常回家看看》,一夜之间唱红,并迅速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至今传唱不衰,为什么朴实无华的一首歌会打动那么多人,而且魅力持久,深入人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深层分析,这首歌之所以能够感动人,关键是两个字“孝道”。如果社会上不缺少亲情,我们还会被这首歌所震撼么?现今孝的标准太低,有些就连“常回家看看”这样的底线也做不到,即便是回家了,也是任务性的走个过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即便在家,也是手机不离手,话也顾不上说;有的连春节这个团圆孝敬、欢乐祥和的时刻,也不想回去,不愿回去。2016年1月29日上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对拒不探望者可起诉,法院可判决,相关信息将被列入信用黑名单,不能在银行开户,不能贷款。


      《论语》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就是说父母的年纪你不能不常常记在心里,想起他们的年岁来,一方面让我们高兴,高堂犹在,合家欢乐。另一方面,我们也会为他们的日益老迈而深深地忧虑恐惧,因为我们不知道在膝下尽孝还有几天。因此,别忘了时间的残酷,别忘了人生的短暂,别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别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黄泉路上无老少,老人的寿限难以确定,即使在世还有几年?即使尽孝又能尽几年?因此尽孝要以最快的速度去表达。


          四是我很想孝,但是我没有条件,我没有能力。


      有些人说孝顺没能力,没有条件,那么,你能不能首先做到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办,不当“啃老族”,即便是自己不能为父母养老,也不能让父母把自己养到老吧。现在是不少人“新房依靠父母买,婚庆操办讲气派。啃老就像是讨债,儿女回家当客待。撒向猫狗都是爱,面对长辈谈不来。好吃懒做怕动弹,年纪轻轻把老卖”。年轻人要努力就业创业,爱岗敬业,学习好了,工作好了,才有能力孝顺父母。天道酬勤,要用自己的努力,积极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越是孝顺父母的人,越有付出精神,越能事业有成,为父母带来物质保障。有孝心,更要有孝能。有些人自己瞧不起自己,没有志向,没有作为,白白浪费了父母赋予的生命,那不是没有条件,那是不孝。安徽省马鞍山市一婚宴上,某位男子借着酒疯,直指父母怒吼,抱怨父母太穷,没有给他好的生活条件,竟说什么:“没有一百万,你们生我出来干嘛?这不是害我嘛”?有孝心的人总想着让父母放心、希望父母一辈子幸福,因此,他会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德行和能力,发展潜力大,人生的结局也好。(贾双龙)(未完待续)